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34章 专家型领导

当然神奇。

不看设备,直接看应用,一大群人直接去了厂子后边的试验场地,

郑厂长和儿子郑世君早在那儿准备好了,一大堆玉米秸秆、一大堆干地瓜秧、一大堆大豆秸秆还有一堆芝麻秸秆。

徐勇操作设备,郑世君和另两个工人在那儿加料。

不要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,他们为了防止扬尘,竟然还安排了了个人在那儿喷水。

黄局长马上偷偷问王胜文,是不是该加个洒水机构。

王胜文给了否定的答案:平时收割完成以后进行秸秆的粉碎,秸秆没这么干燥,如果想进行贮藏,说不定还要晾晒。

最精彩的是投喂阶段,三四十人在那儿看着两头老牛吃草。

老牛吃得很欢,王胜文知道,他们这是肯定饿了两天。

有两位专家想带一部分饲料回去进行研究,被黄局长呵斥住:这饲料就是按照配方做出来的,你们要想研究,回去研究配方不就行了?

王胜文及时跟进:对,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黄局长请教。

专家型领导,就是这样来的。

畜牧局的人考察得非常认真,有人甚至亲自动手干了。

干过以后,当然是夸赞:这设备太好了,这不得顶二十个人铡草?

当然换来的还是黄局长的训斥:我给你五十个人,你在一小时之内给我铡出这么一大堆来!

当然得服气,能铡出来也铡不了这么碎、这么均匀。

秸秆粉碎机粉碎的草料,尺寸都在一厘米左右,靠人工肯定不行。

考察完实际应用情况,当然是要到会议室开会。

说是会议,当然一开始只有黄局长和王胜文说话。

黄局长:

“王局长,咱们研究出来的这设备,效果确实不错,我觉得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,能处理两三千斤的秸秆了吧?”

王胜文随声附和:

“当然,我是按你的思路进行设计的,这是干物料,如果是鲜秸秆,恐怕一个小时处理五千斤也不止。”

黄局长:

“一下产出这么多饲料,按我那个集中养殖的思路,该建多大规模的养殖场?”

王胜文给了个明确的回答:

“黄局长,我觉得不该按设备的处理能力,要按当地秸秆的总量进行决定,按照百分之五十的秸秆作为饲料使用,确定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