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33章 敢情燕王朱棣也是叶瑾的又一个仇人?

隋炀帝不管是三征高句丽,还是修建京杭大运河,都是为了削弱世家大族的势力。

只是操之过急遭到反噬,最后丢掉了江山。。

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。

不管怎么样,京杭大运河从隋朝一直到清朝,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特别是在洪武年间,更是沟通大明南北的交通要道。

因为老朱的这个老农民对海运和海洋贸易并不感冒,加之又有倭寇时常袭扰江南沿海地区,所以就下旨禁海,要求片板不得下海,但是大明北方不但是边防要塞,更因为小冰河时期常年干旱导致大面积缺粮。

想要维护大明北方的统治,就必须将粮食等物资从南方运到北方。

然后京杭大运河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相当于是大明这个庞大的巨人的动脉血管。

就比如说徐达率兵北返,就十分依赖这条大运河。

淮安府乃是南直隶最北边的一个府,也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交通要点。

平时的话,这个交通要道市容繁华,人来人往。

特别是大河上有来来往往的大小船只等着南下北上呢。

不过这几天淮安府变成了一个大军营,守卫十分森严。

这是因为前两天魏国公徐达率兵北返,暂时驻留在此地。

城外的官道上,一百多骑兵簇拥着一个魁梧汉子疾驰而来,到了淮安府城门下之后,城门迅速被打开,然后这队骑兵匆匆就进了府城。

来到了府衙门口之后,这队骑兵全都停在了府衙门口,为首的那个魁梧汉子翻身下马之后,就带着几个贴身护卫进了府衙。

一直守在府衙门口的淮安府地方官员立即迎了上来,朝着这个魁梧汉子大礼参拜道,“微臣淮安知府王善义拜见燕王殿下…”

原来这个魁梧汉子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,燕王朱棣。

朱棣瞥了跪拜一地的地方官员,挥挥手道,“都起来吧,本来本王是打算直接穿城而走,迅速返回应天府的,因为本王在某地多驻留几天,就会被朝中言官御史说成是勾结地方官府,有不臣之心…”

王善义赶紧陪笑道,“燕王殿下说笑了,呵呵,那些言官御史确实喜欢小题大做。”

“但是因为魏国公率兵北返,正好与之交汇在此处,若是本王不来拜见的话,又会被说成是没有孝道…”朱棣叹了一口气。

他见王善义等人接不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